由于工作关系,最近对贷款的分期还款计划接触较多,发现其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,而且它们名称看起来都差不多,来回念几遍整个人就蒙圈了。由此,笔者整理了最常见的几种还款方式,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对比,希望可以帮助对这方面知识有需要的读者。
另外为了加深理解,笔者将每种还款计划的计算过程,以Java代码进行相应体现,并已提交至码云,点击loan-scheme查看。
本文将从基础概念、常见还款计划、还款计划之间的区别这三方面进行阐述。
1. 基础概念
名称 | 说明 |
---|---|
本金 | 即贷款金额 |
利率 | 根据该值计算利息,也叫费率;月利率 = 年利率 / 12 |
利息 | 根据本金和利率计算获得,也叫手续费/服务费 |
期数 | 即分多少期还款 |
剩余可用资金占比 | 即剩余未还金额/应还总额,该值下降越慢,代表资金在借款人手中持有时间越长 |
2. 常见还款计划
常见分期还款计划的有这几种:
序号 | 计划名称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1 | 等额本息还款 | 每期还款金额相同 |
2 | 等额本金还款 | 每期还款金额递减 |
3 | 一次还本付息 | 只还一次 |
4 | 按期付息还本 | 等额本息变体,减轻了还款压力 |
5 | 本金归还计划 | 等额本金变体,减轻了还款压力 |
6 | 等额递增/等额递减 | 等额本息变体,减轻了还款压力 |
7 | 信用卡分期 | 等额本金和一次还本付息的变体,产生利息多于实际应收利息 |
其中前三种,是最基础的还款方式,具有特定的计算公式;后四种都是前三种还款方式的变体,以应对各种需求的还款场景;下面将逐一对上述计划进行说明。
2.1 等额本息还款
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(包括本金和利息);它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,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,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,该方式经常被银行使用。
计算公式:
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=[ 本金*月利率*(1+月利率)^贷款月数 ]/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 - 1]
还款总利息=贷款额*贷款月数*月利率(1+月利率)^贷款月数/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 - 1] -贷款额
还款总额=还款月数\贷款额*月利率(1+月利率)^贷款月数/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 - 1]
每月利息 = 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
每月本金=月供-每月利息
2.2 等额本金还款
等额本金还款又称利随本清、等本不等息还款法。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,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。
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,总的利息支出较低,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,还款负担逐月递减。
计算公式:
每月还本付息金额=(本金/还款月数)+(本金-累计已还本金)×月利率
每月本金=总本金/还款月数
每月利息=(本金-累计已还本金)×月利率
还款总利息=(还款月数+1)贷款额月利率/2
还款总额=(还款月数+1)贷款额月利率/2+贷款额
2.3 一次还本付息
即不进行分期,在贷款到期日一次偿还所以贷款。
由此此方式容易使贷款人缺少还款强迫外力,造成信用损害,所以虽然还款方式操作简单,但是适应的人群面比较窄。采用这种贷款方式,贷款人最好有较好的自我安排能力。
计算公式:
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=贷款本金×[(1+月利率)×贷款期(月)]
2.4 按期付息还本(等额本息变体)
按期付息还本是指通过和银行协商,可以制订不同还款时间单位。即自主决定按月、季度或年等时间间隔还款。
从某种程度来说,其是等额本息还款的变体。例如,15年期,20万元贷款,采用等额本息还款,每月还款额为1707元。如果贷款人选择比较灵活的方式,就可以选择每两个月还3414元。
2.5 本金归还计划(等额本金变体)
贷款人经过与银行的协商,每次本金还款不少于1万元,两次还款时间的间隔不能超过12个月,利息可以按月或是按季度归还。
这种还款方式是银行专门为那些非月收入的入群制定的。尤其考虑到了在年底有大额奖金的人。
此外,上层行的在家办公一族,很多人每个月都没有固定的收入,但是他们每完成一部作品都会有较大的收入,这些人比较适合这种还款方式。
2.6 等额递增/等额递减(等额本息变体)
这两种还款方式,没有本质上的差异。作为目前几大银行的主推方式,它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另一种变体。
它把还款年限进行了细化分割,每个分割单位中,还款方式等同于等额本息。区别在于,每个时间分割单位的还款数额可能是等额增加或者等额递减。
等额递增方式适合目前还款能力较弱,但是,已经预期到未来会逐步增加的人群。很多年轻人需要买房,并且工作业绩不错,虽然目前的收入负担房贷较困难, 但是考虑到未来升迁后的收入大幅增加,可以采用等额递增还款。相反,如果预计到收入将减少,或者目前经济很宽裕,可以选择等额递减。
2.7 信用卡分期(等额本金和一次还本付息组合后的变体)
在所有分期方式中,该方式是对借款人最不利的分期方式;
本金按照等额本金的方式计算,利息却按照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计算,忽略已还金额对利息的影响,已经有很多文章(信用卡分期付款有多坑 你知道吗?)进行相关吐槽,这里不再赘述。
3. 还款计划之间的区别
为了方便描述,我们做如下约定:
名称 | 约定值 |
---|---|
借款金额 | 10万元 |
期数 | 12期 |
年利率 | 12% |
按期付息还本 | 每一期固定为3个月 |
本金归还计划 | 利息每3个月还一次款,本金按照6个月还一次款 |
3.1 每期还款趋势对比
等额本息 vs 等额本金
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金额相同;等额本金逐月递减,且前面一半期数还款金额大于等额本息,后面一半期数小于等额本息。
等额本息 vs 按期付息还本
按期付息还本是等额本息的变体;与等额本息的区别在于还款时间点变少,每期还款额度增大。
等额本金 vs 本金归还计划
本金归还计划是等额本金的变体;与等额本金区的别在于还款时间点变少,每期还款额度增大。
3.2 还款总额对比
还款金额从高到低,依次是:
- 一次还本付息、信用卡分期
- 等额本息、按期付息还本总额相同
- 等额本金、本金归还计划
3.3 剩余可用资金占比趋势
剩余可用资金占比下降速度稳定,代表每期还款金额近似,每次还款压力较小;剩余可用资金占比水平持续时间越长,到期后还款压力越大。
上图中,一次还本付息水平持续时间最长;其次是按期付息还本、本金归还计划有部分水平持续时间; 而额本金、等额本息、信用卡分期都是逐期递减的。
4. 小结
本文介绍了几个常见个还款计划,并分别从还款趋势、还款总额、剩余可用资金占比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;可以将这7种还款计划分为四类:
1. 一次还本付息
持续较高的剩余可用资金占比,但利息也高,且最后还款压力大。
2. 等额本息、按期付息还本、等额递增
等额本息,每期还款金额相同,还款压力稳定,但利息比等额本金高。
变体后的按期付息还本、等额递增,转移并集中了还款压力,适用于收入不稳定的人群。
3. 等额本金、本金归还计划
等额本金,每期还款逐渐减少,初期还款压力大,后期越来越小,总利息最低。
变体后的本金归还计划,也是转移了还款压力,适用于收入不稳定的人群。
4. 信用卡分期
最无赖的还款方式,将“利率”更名为“手续费费率”,看数字很低,但是换算成年化利率后变得很高。
利息按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收取,本金按等额本金的方式收取。